药材名称:婆罗门皂荚
名称出处:《本草拾遗》
概况
异名:波斯皂荚(《酉阳杂俎》),阿勒勃(《本草拾遗》),阿勃参(《纲目拾遗》),清泻山扁豆(《国药的药理学》)。
基源:为豆科决明属植物腊肠树的根、树皮、果瓤和种子。
原植物: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inn.,又名牛角树(《中国植物志》),黄槐花树(《中药大辞典》),阿勃勒(《海南植物志》)。
历史:本品始载于《本草拾遗》。云其:“生拂林国,状似皂荚而圆长,味甘好吃。”《纲目》载:“此即波斯皂荚也”,《酉阳杂俎》载:“波斯皂荚,彼人呼为忽野簷默,拂林人呼阿梨去伐,树长三四丈,围四五尺,叶似枸橼而短小,经寒不凋,不花而实,荚长二尺,中有隔,隔内各有一子,大如指头,赤色而坚硬,中黑如墨,味甘如饴可食,亦如药也。”;《纲目拾遗》载:“阿勃参出拂林国,长一丈馀,皮色青白,叶细,两两相对,花似蔓菁,正黄,子似胡椒赤色,砍其枝,汁如油,其中极贵,价重千金,油涂疥癣即愈。”以上记载均与本品相符。
形态:乔木,高可达15m;树皮嫩时灰色,老时暗褐色。双枝羽状复叶,长30~40cm,小叶3~4对,薄革质,宽卵形或长圆形,长8~13cm,宽3.5~7cm,先端钝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,嫩时两面微被柔毛;脉纤细明显。总状花序长30cm以上,花疏散下垂,直径约4cm,花梗长3~5cm;花萼片长卵形,开花时反折;花冠黄色,呈卵形,长2~2.5cm,具脉纹;雄蕊10,其中3枚花丝比花冠长而弯曲,4枚较短且直,花药宽大,其馀3枚很小,花药纵裂。荚果圆柱形,长30~60cm,直径2~2.5cm;有横隔膜;黑褐色,不开裂,具3条纵槽。种子40~100粒,扁平、赤褐色有光。花期6~8月,果期10月。(图见《中国植物志》.第39卷.129页.图版43.3~4)
生境与分布:中国南部及西南诸省区有栽培。原产印度、缅甸、斯里兰卡。
生药
采集: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果实,晒干。药材中国南部各地有产。
鑑别:荚果圆柱形,长30~60cm,直径1.5~2cm,顶端尖,基部有时具木质状的果柄;表面暗褐色,平滑而带光泽,腹缝、背缝明显。果皮薄,硬而木质状,内有多数横隔,每隔种子1粒,具长而暗色的珠柄,附著于腹缝。种子扁卵圆形,长约8mm,宽6mm,厚4mm,赤褐色,光滑而质坚。气特异的臭,味甜而微酸。
贮藏:置通风干燥处,防蛀。
化学性质
树皮含缩合型鞣质10%,组成单位是3,4-二羟基黄烷醇。叶也含此种鞣质,树皮尚含蜡和树脂,又含阿勒勃素(Fistucacidin)即3,4,4′,7,8-五羟基黄烷。心木含阿勒勃素、芦荟大黄素甙(Barbaloin)及大黄酸。果肉含不饱和蜡、芦荟大黄素甙、羟甲氧基蒽醌的葡萄糖甙。种子含树胶约27%,其组成为半乳糖24%和甘露糖76%[1]。
荚果含番泻甙(Sennoside)[2]、(+)-儿茶素、(-)-表儿茶素、(-)-表缅茄儿茶素[(-)Epiafzelechin]、(+)-表缅茄儿茶素、原花青素B-2(PrccyamidinB-2)、ent-原花素B-2、(-)-表儿茶素4β-苄基硫醚、表缅茄儿茶素-(4β→8)-表缅茄儿茶素、ent-表缅茄儿茶素-(4α→8)-表缅茄儿茶素、表缅茄儿茶素-(4α→8)-表儿茶精、ent-表缅茄儿素-(4α→8)-表儿茶素、表缅茄儿茶素-(4β→8)-ent-表缅茄儿茶素-(4α→8)-表缅茄儿茶素[3]。果皮含黄酮、蒽醌、色烯、生物碱、甾醇、三萜等[4]。花含豆甾醇、谷甾醇和28-异巖藻甾醇(28-Isofucosterol)[5]。叶含番泻甙[2]、山柰酚β-葡萄糖甙、山柰酚3-新橙皮糖甙、蝶豆素(Clitorin)[6]、(-)-缅茄儿茶素、(-)-缅茄儿茶素3-O-葡萄糖甙、(-)-表儿茶精、原花青素B2[7]、山柰酚、大黄酚、大黄酸和大黄素甲醚[8]。
参考文献
[1]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.新华本草纲要.第2册.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1∶111。
[2] Phytochemistry 1990;29(10)∶3095。
[3] Chem Pharm Bull 1990;38(4)∶888。
[4] CA 1986;104∶165331n。
[5] CA 1982;97∶212772f。
[6] 生药学杂志(日) 1977;31(2)∶172。
[7] CA 1988;109∶3773j。
[8] J Nat Prod 1984;47(4)∶733。
更多信息: 沙巴体育app 汇旺担保 承兑 汇旺担保 人头 汇旺担保 场外交易
Read More